找到相关内容10652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唯识思想前后期价值取向之重要变化

    唯识思想前后期价值取向之重要变化  ——《解深密经》与《成唯识论》三自性理论比较  作者简介:林国良,1952年生,男,上海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唯识学。  摘要:《解深密经》与《成唯识论》在三自性理论上存在着差异,包括遍计所执自性是否遍一切法、依他起自性能否依遍计所执自性而生起等。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唯识论前后期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变化,即从否定世俗世间、唯以出世间为根本宗旨,到以出...

    林国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2249798.html
  • 唯心论

      或问,古今大聪明人,大概多说,弥陀是自性之弥陀,净土实唯心之净土。据此,则今之求生净土人,不必求生西方极乐之净土;现在念佛人,只可念自性之弥陀,奚必念彼土之弥陀耶?可《观无量寿经》第八观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云云。证之弥陀,实我自性,无可疑贰。独于净土,云唯我自心,当生自心之净土,不必舍近趋远,求生彼...

    谛闲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72342715.html
  • 龙树菩萨的六部论

    部论简介如下,先谈四部论:  1. "中观论"。正破人法自性。被破的对象是计诸法有自性者所立人法有自性的宗旨。中观论是广破他们所立宗义,以阐显人法无自性成立自己的宗旨。人法无自性,即是缘起性空义。故中...印度当时最流行的一种异学用以成立自己主张的能立方法论。用十六句义成立人法皆有自性,是当时在学述界方面很有影响的一派。龙树菩萨造中观论是广破异学所立宗义的。指出他们提出在论理方法上来坚持自己的宗义说:诸辨...

    敬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4938992.html
  • 龙树的破因果关系--《中论》第一品的逻辑解析

    pariksa),表面的意思是对因缘问题的考察,实际的意思是要破除因果关系。不过,这里所要破除的因果关系,并不是世间知解的因果关系,或使世间法得以成立的因果关系,却是以自性(svabhava)的立场来看的因果关系。在这样的因果关系中,因有自性,果也有自性,而由因生果的生,也有自性。破除了以自性建立起来的因果关系,即显出无自性的、缘起的因果关系。  在破除自性观的因果关系中,龙树展开他的多面的论证。在...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33338263.html
  • 惠能的中心思想(上)

    一生的言行及其软化弟子之机  缘,皆见于“坛经”,故“坛经”可以代表惠能的思想。  一 见性成佛  1、自性含万法  惠能说法不离自性,故自性是坛经最根本的主题。坛经中言自性之处甚多,然有处或称本性,或言自本性、心性、佛性,或略称心,或略称性,此皆如眼目之异名而已。万法是指一切法,包括了有为法无为法、自性与一切法的关系如何?惠能认为自性中含藏万法,万法尽在自性中,万法是自性所变。如般若品云:“...

    演 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54163732.html
  •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与传道法师对话录之二

    会心一笑、似有所悟。然,如今重读经文,总觉还有参不透之处。如该经所说之“自性”应作何解?“自性”与“无念为宗”的关系又如何?而〈无相颂〉之“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又该怎样诠释?  《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五祖弘忍大师(602~675)三更传法,为说《金刚经》,慧能言下开悟,遂启弘忍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此“自性”一词,...

    邱敏捷 整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5468448.html
  • 非同一律:作为内在关系论的存在论──大乘中观学派性空论辨微

    非同一律:作为内在关系论的存在论  ──大乘中观学派性空论辨微  吴可为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提要  本文主要内容系对大乘中观学派自性空概念之本真意义的澄清。中观学派的性空论在现代的流俗解释中,常被粗泛地理解为一种反实体论,一种相对主义,或是一种精致的概念辨证法,此类流俗解释的一个共同原因在于完全误解了中观之空性所直接针对的自性概念。本文依据中观学派文本所直接提供的材料,...

    吴可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150150.html
  • 唯识三性说源流探微--兼评法相与唯识分宗说

    关键词:五法、三自性、法相、唯识  著者简介:姓名:孟领,(1968-);性别:男;籍贯:山东;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学院;学位: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佛教唯识学。  一、三自性与五法三性又称三自性或三自相,有不同的译法。在奘译《摄论》和《成唯识论》等典藉中是指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或者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由“自性”和“自相”的互可替换,可以初步了知三自性的“自性”即...

    孟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749691.html
  • 禅宗六祖之悟

    来者,根性智慧本不同常人,正如五祖所评“根性大利”;此时所悟者何?后文中六祖见五祖所言即是:一者,人人有佛性、佛性无差别;二者,“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可见,此时所悟是当下明心,直归自性本...”,这是一次大飞跃:自性本空;实相无相。这是对真如本体的触证,是对根本智的悟得,这是“无所住”的境界,这才是“见性”!  但依般若第一义谛(中道)来对照,百尺竿头须更进一步——  随后,五祖趁热打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3956675.html
  • 以唯识相宗与三论宗空有思想的阐释

    道出“空”、“有”这二个名词所诠表的实际内涵,让我们对于“宗”、“有”的界限,以及它的发展史,有一种比较明确的、系统的认识。  一 关于唯识宗自性有的问题  自性有是大乘瑜伽行派(有宗)学说。自性在佛教各宗派学说里都有谈到,但是各宗各派的核心思想不同,因此它的含义也往往有异义。自性是诸法各有其不生不灭,故一切现象的本体或一切心相的体性,,最早出现于有部的论典。  在佛教上座部中流出的一大部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2768218.html